“潛伏底”形態
什么叫做潛伏底形態
“潛伏底”又稱“一條線”,顧名思義,就是指股價長時間橫盤,上下波動小,日K線看上去象是一條橫線。
“潛伏底”一般耗時較長,從數月到數年不等,但是一旦向上突破,往往很少回調,漲幅常以倍數計。
形態特征
1、股價處于歷史低價區;
2、股價波動幅度;
3、成交量稀少;
4、歷時較長,少則數月,多則數年;
5、伴隨成交量突然放大,股價突破盤局,迅速上揚。
形態特征
市場價格在一個極狹窄的范圍內向外移動,每日價格的高低波幅極小,而成交量也十分稀疏,圖表上形成一條象橫線一樣的形狀。因此,該形態又稱之為線形底
分析意義
通常來說,“潛伏底”大多在一些平時交投很少的股票圖表中出現,于是價格就在一個狹窄的區域里一天天地移動,既沒有上升的趨勢,也沒有下跌的跡象,表現令人感到沉悶,就象是處于冬眠時的蛇一樣,潛伏不動。最后,突然出現不尋常的大量成交,原因可能是受到某些突如其來的消息的刺激,脫離潛伏底,大幅向上揚升。
在這潛伏底中,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潛伏底形成期間不斷地做收集性買入,當形態突破后,未來的上升趨勢將會強而有力,而且價格的升幅甚大。所以,當潛伏底向上突破時,值得投資者馬上跟進,跟進這些股票利潤十分客觀,而風險卻是很低。
實戰要點
1、潛伏底橫向盤整時間較長,不必匆匆忙忙介入,通常潛伏底底部盤整長達2-4個月之久。介入這類股票風險小,但必須要有相當的持股耐心,性格急的投資者會后市向淡頗具迷惑色彩的形態—菱形。
菱形實際上是喇叭形和對稱三角形的結合,左半部和喇叭形一樣,第二個高點比第一個高,回落點第二個也比第一個低,但第三個高點卻無法超過第二個高點,隨后的第三個回落點也比第二個高,股價波動從發散變為收斂。最后,股價在第四次回升仍不能創新高點,跌破v形頸線,從而確立了菱形反轉。
菱形的形成需要極其活躍而沖動的市場氣候,因而這類形態常出現在股價的頂部,而且是成交量極大的頂部,喪失持股信心,大資金穩健型的投資者偏愛這類個股。
2、潛伏底往往容易形成“橫著有多長豎著就有多高”的走勢。
3、許多大黑馬都是從潛伏底中演變而來。對2-4元/股的潛伏底,若底部盤整期在2-4個月內,應列為重點關注對象,一旦放量向上突破可及時跟進,逮住黑馬的機會將大大提高。
操作策略:
與圓形底一樣,潛伏底最應避免的就是過早買入,以免長期鎖定資金。
最佳的買入點是放大量向上趨勢漲停突破之時
最佳的賣出點是放量向下突破時
參考案例:
注意事項
1、通常潛伏底在交投不活躍股票中出現。
2、投資者必須在長期性底部出現明顯的突破時方可跟進。
3、突破時的特征是成交量激增,價格每日的高低波幅增大。
4、在突破后的上升途中,必須繼續維持高成交量。
5、在周線圖和月線圖中,該型態依然適用,而且和日線圖具有同樣的分析意義,不過成交量的變化則較難辨別出來。
- 上一篇文章:k線必漲的20種形態圖
- 下一篇文章:超級筒單的準確買入法(CCI指標使用)